气论中国哲学、拳学基本理论。“气” 是太极拳内练的主要对象,也是衡量太极拳练习质量的重要标度。“气” 是中国哲学、医学的重要概念,并推而广之,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文化、科技的各个领域,如书法、建筑中等。气的概念在先秦就已出现,迅速被中国各哲学流派所共同接受,并广为发展,把“气” 作为构成世界的细微的精密的物质,“为万物之本”。以“气” 来解释宇宙的生成,发展,揭示事物的变化规律的理论就是“气论”。在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医家等著作中都有大量的关于“气”的论述。“气论”的主要思想包括: 1.气有多种,如对于自然界来说,有 “天气” “地气”,对于医学来说有 “卫气” “营气” 等,对于修养来说,有 “浩然之气”,对于人体生理而言有“呼吸之“气”等等;2. “气” 是宇宙的本原,改善物体、事物的结构就应由 “气” 的改善入手; 这是中国太极拳内练的基本依据; 3. “气”分阴阳,阴阳的矛盾是 “气” 的基本运动形态; 4.“气”是不断地处于运动中的,四时变化,人的生老病死只是其运动的外在表现的一方面; 5. “气” 是内在的,它与外在的“形”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互为影响并互为转化,“形气并练”才是完整的修持方法。这些思想都在太极拳中得到了彻底贯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