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摆技术身体预先达到尽可能高的位置,然后放浪下摆至垂直面这一段的技术。其任务是为进入动作的基本阶段做好准备,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动作的好坏。 通常,正确的下摆技术,应使身体获得较大的角速度。从公式ω= 可以看出,在下摆过程中,提高身体重心的初始位置rcosθ0,增大身体重心半径r,都可有效增大下摆角速度。下摆过程中身体工作姿势不同,增大重心半径方式亦异:直体大摆时用顶开肩和主动拉长身体的办法;屈体悬垂时用尽量叠紧身体的办法;支撑后倒时用尽量加大肩角的办法等等。 在下摆过程中,运动员要根据预定动作的需要,通过内力做相应的与改变身体姿势有关的主动动作,以便在双腿做决定性的摆动之前,使身体各环节处于最合理的位置。最典型的是,当下摆接近垂直部位时,往往要做沉肩留腿动作。沉肩,即肩部加速下沉,使身体重心沿法向产生一个直线加速运动。设人体对器械的作用力为N,肩沉到底瞬时的转动半径为r,沉肩的法向加速度为ar,身体可做法向加速运动的部分质量为Km (m为身体质量,K为比例系数),则有:N=mrω2+Pcosθ+ Kmar。在上式中,mrω2为离心力,Pcosθ 为重力在沉浪方向上的分量,Kmar则是由于沉肩动作,使人体对器械又产生了一个法向作用力(见图),它加大了器械的形变程度,这对踢(甩)腿时充分利用器械形变弹力有利。从上式可知,身体越接近杠下垂直面,ω、r及αr 越大,则N越大,同时器械对人体的支撑反作用力也越大。此外,由于充分沉肩留腿,根据肌肉初长度理论可知,这可拉长肩带肌和腹(背)侧诸肌群,对紧接着的相应肌肉爆发用力也极为有利。总之,沉肩留腿动作要积极、放松、适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