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萍剑青萍剑是明朝以来展现在我国武坛上的优秀剑种之一。尤以河北沧州一带广为流传。 青萍剑源于何时,无籍可考。据现有(咸丰六年)抄本记载,首传其术者为江西龙虎山天师府老法师潘玄珪。 青萍剑除具有我国传统剑艺的吞吐自如,刚柔相济,迅疾多变,敏捷轻灵等风采而外,尚有以下一些特点:其一,内容充实,结构严整,变化多样,气势宏伟。以《贾氏青萍剑》为例,剑分六趟,每趟六十式,全剑三百六十式,无一重式,堪为我国传统剑术中的宏篇巨著;其二,起伏转折,式式相联,体用并重,风格独特。青萍剑每招每式,都讲用法,剑起剑落,绝无虚发,在各式之间,都十分重视剑法运用中的内在联系,柔中寓刚,虚中藏实,忽南而北,指东击西,或攻或防,不假丝毫勉强;表演时,行剑如高山流瀑,长河泻波,虽起伏跌宕,而无间断塞滞之迹。自握剑起势到收剑还原,忽来飘忽,恰似一气呵成;其三,由易至难,循序渐近,深入浅出,变化神奇。各和技法第一趟均注重基本技法训练,习者均有简知易能之感,然逐趟深入,则如曲径寻幽,每学一式,必有所发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