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体育百科  体育词典  卡路里查询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体育知识:

 

标题 体操心理训练
内容

体操心理训练

心理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性格、能力等的总称,是客观事物在脑中的反映。脑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所以体操心理训练,实质上是对体操运动员大脑进行的训练。广义来说,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体操运动员的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狭义来讲,体操心理训练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形成体操运动员良好心理状态的过程。心理训练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赛前心理训练两种。其内容和方法很多。它主要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体操运动员在紧张的比赛和训练中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使运动员学会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以便更好地适应训练和比赛的要求,使之取得优异成绩。因此,在体操训练的完整过程中,心理训练已成为科学训练不可缺少的环节。体操心理训练的主要作用:
1.使运动员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例如学会心理放松,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大脑对内脏的调节支配能力,从而保持其情绪的稳定。
2.有助于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心理训练能使运动员稳定地、可靠地参加比赛,并且能顽强地进行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
3.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感知觉和思维表象能力。
4.有利于运动技能、技巧、技术的掌握、巩固和完善。通过心理训练能挖掘运动员的内在潜力,提高训练效果。
5.有助于消除疲劳,尤其是由于精神疲劳所引起的各种疲劳现象,通过心理放松训练能得到较好的克服。
6.可提高运动员的集中注意力和防止干扰的能力。
体操心理训练之所以能起到上述的种种作用,是因为它充分发挥了人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有效地利用神经活动中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作用,从而更好地挖掘大脑的潜力。另外,这些训练方法都是通过由易到难的手段,循序渐进地影响人的神经过程,促使其内部机能发生变化。
目前国内外较常用的几种基本方法有自我心理调节训练、念动训练、模拟训练、生物反馈训练(又称“自主神经学习”)等。

分类 体操-体操训练-体操心理训练
随便看

 

体育网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锻炼、看球、热身等体育百科常识,帮助用户化解看球及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oscf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7 12:5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