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技术诊断参数误差处理是指采取某种措施控制或减少各种误差对技术检测值的影响。提高技术参数的准确度,使检测值尽可能地接近于真值,或把误差控制在诊断需要所允许的范围之内,也就是把被歪曲的客观真实校正过来,最大限度地还其本来面目。 技术检测中出现的误差,通常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3种(参见“体操技术诊断参数误差”条目)。各种误差的处理方法各不相同,但都应从产生误差原因入手,根据实际情况妥善解决。 一、在实测诊断中,误差源多存在于检测系统之中,可归结为装置误差、环境误差、检测人员的过失误差和方法误差4种。 1.装置误差:不管是高速摄影、录像,还是肌电或力的检测,其检测装置(包括附件)都有数件甚至数十件。如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应变测力装置,就有装有传感装置的测力台(架)、动态应变仪(或放大器)、电子计算机、显示器(CRT)、打印机以及外接电桥、A/D、D/A转换接口、导线、各类开关、标定用的标准件、电表等。检测时各环节都有可能使检测值产生误差,其误差的形式大致可分为: (1)机构误差。 (2)调试误差。 (3)量值误差。 2.环境误差:如照明、震动、温度、电压等方面的问题有时也能给检测值以不良影响。 3.检测人员过失误差:如读数时错、漏、偏高或偏低,忘记调试仪表到理想状态等。 4.方法误差:如电测中因方法不善而引起装置的绝缘漏电,引线电阻降压或数学模型设计时函数类型以及各种系数选择的近似性,或对某种传统检测方法不适当的简化,操作不合理(如贴片工艺不规范)等所引起的误差。 二、在查明误差源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就可以减弱或消除误差对检测的影响。 误差处理的方法很多,可根据误差类别采取不同方法。 1.对于系统误差: (1)对恒定的系统误差,可采用下述办法处理。 ❶由于“真值=检测值+修正值”,所以可采用在检测值中加入修正值的办法。
❷尽可能消除已知的产生误差的因素。
❸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以使系统误差抵销而不致带入检测值。 (2)对可变系统误差(如线性系统误差),可采用对称测量消除法。对周期系统误差,则可采用半周期偶数测量消除法。 2.对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由随机因素影响测量值而产生的误差,通常具有以下特性: (1)有界性。 (2)单峰性。 (3)对称性。 (4)抵偿性。 抵偿性是随机误差最本质的统计特性,也就是说,虽然对单个误差来说,不具有任何确定的规律,但就误差的整体而言,却具有统计规律。为了消除或减弱随机误差对检测值的影响,可以采用对多次测量的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的办法。 在体操实测诊断的技术检测中,误差的分布与处理问题已引起不少科技工作者的注意,并采用多种办法提高参数的可靠性。如电测中的电路补偿与网络补偿技术;摄影中的误差与处理技术;参数处理的数据平滑技术等。这些成功的经验都可参照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