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教学是完成体育教育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体操教学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操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操教学内容是很丰富的,除了传授体操专门理论知识外,主要是进行运动实践,即传授体操动作。体操动作是一种人为方式设计的身体练习,因此技术动作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讲求动作优美、稳定和大幅度等;教材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从低级到高级,从单个动作到联合甚至成套动作;常采用保护与帮助的教学手段等等。 体操教学过程中,和其它项目教学一样,必须运用体育教学原则,如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等。同时运用好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与分解法;练习法等。体操教学是一项系统而细致的工作,要想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制定好计划搞好考核工作。 体操动作教学,相对地分为3个彼此紧密联系的阶段:第1阶段是初步建立动作概念阶段。它是自觉地掌握技术动作的基础。此阶段的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扩散,内抑制不够,处于泛化阶段,因此完成动作显得吃力、紧张、不协调,缺乏控制力。该阶段的任务是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和概念,防止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的出现,达到粗略地掌握动作;第2阶段是提高动作阶段。此阶段的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处于分化阶段,兴奋相对集中,内抑制逐步发展巩固。紧张、多余和错误动作逐渐清除了,使动作变得准确、协调和轻松,但还不熟练,不能运用自如。该阶段的任务,是进一步掌握动作细节,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第3阶段是运用自如阶段。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高度集中,内抑制相当牢固,形成了动力定型,准确、熟练、省力而轻松地完成动作,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任务是通过进一步改进动作细节,长时间的反复练习,不断地巩固已形成的动力定型,并能在各种变化了的条件下,轻松自如地完成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