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教学条件系指赖以实现体操动作教学任务的基本前提。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以下4个方面的条件: 1.教师 这主要指老师要有端正的工作态度和称职的业务水平,二者缺一不可。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教师:(1)善于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诸如:了解学生,准确地评定学生的现有水平;对教材有深刻地理解,能吃透所教动作的技术;开始教动作之前,有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2)在直接教体操动作时善于调控教学过程,如专心致志地观察学生动作,不断评价其完成情况,能够适当地给予保护和帮助,及时纠正错误,并对下一步练习给予准确的指示等。这是个创造性的工作过程。 2.学生 学生是学习体操动作的主体,所以,欲使其顺利掌握动作,学生本身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先决条件。其中包括:(1)学习态度,即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积极,主动、认真,有强烈的求知欲。(2)现有基础,即学生现有的知识、素质及体操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基础与所教动作及所采用的教法手段相适应。此外,还要看学生的可接受程度是否整齐,如果程度比较整齐,则便于组织实施教学,容易从整体上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物质条件 要想顺利完成体操教学任务,还要具备相应的物质条件。体操教学的物质条件一般包括:体操场馆、基本器械、辅助器材设备、教具、教材、营养及服装等。总的要求是安全、齐备、卫生、先进。其中运用各种教具和辅助教学手段(直观图表、模型、电影、录像、专门练习器、保护设备及快速信息手段等),对于顺利完成体操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4.管理 即教学管理,它是带有全局性的、战略性的工作,包括方针、政策、大纲、计划、制度、秩序及课表等内容。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工作,即使具备前3方面的条件,教学工作也会出问题,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好。例如,大纲规定的授课时数不够,课表排得不合理,没有明确的学生自修和教师辅导制度等,都有碍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为使教学管理发挥应有作用,教学管理部门要经常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检查、调查和统计,以便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并对反馈信息和处理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然后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及时调控教学过程。 若从狭义上来说,体操教学条件一般习惯上只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赖以实现教学任务的物质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