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运动员技术档案为促进体操运动的发展,记录和研究运动员成长的过程,总结体操运动员中训练的规律以及为科研工作提供素材而搜集整理的体操运动员业务材料。 技术档案,在不同训练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初级训练阶段(启蒙阶段)应包括以下内容: 1.概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身高、体重、学习和健康情况,以及入训日期等。 2.身体素质:记录速度、力量、弹跳、耐力、柔韧、协调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3.神经类型。 4.接受体操训练能力:通过初级训练,观察运动员在身体素质上和技术上,对训练的接受能力和个人的突出特点。 5.个人爱好:对体操项目以外的运动项目的爱好情况以及对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兴趣。 6.家庭情况:包括父母的年龄、职业、经济收入、文化程度、业余爱好、健康状况以及兄弟姐妹情况等。 7.其它:如启蒙教练员情况,更换业余体校和更换教练员的情况,受伤及患病等情况。 进入中、高级训练阶段,技术档案应包括: 1.身体发育的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包括身高、体重、呼吸、循环等系统生理指标变化以及女子月经来潮的时间等。 2.身体素质增长情况。包括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增长变化情况。 3.接受专项训练的能力变化。包括记录个人突出的项目和薄弱的项目以及难新动作发展情况等。 4.参加竞赛的能力表现。包括记录参加重大比赛的成绩,比赛中的能力表现,心理状况,意志品质的表现以及动作的成功率和稳定性情况等。 5.健康情况。包括患重病的记录,训练中出现的伤害事故情况等。 6.其它内容。包括文化课学习,思想表现,教练员更换情况,离队或停止训练的时间和原因以及离队后的工作、学习、职业等情况。 运动员技术档案在中国尚属初建,未形成统一完整的制度。这是一项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一般应在半年或一年之内进行填写。应逐渐形成统一的健全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