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操系指19世纪60年代初中国由国外引进的一种为军事训练服务的体操活动。从19世纪60年代起,在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清朝反动集团中产生一批买办性的官僚军阀,这就是所谓洋务派。他们在“求富求强”等口号下,训练新式军队。先后在天津、上海、广州、武昌等地聘请外国军官,废弃传统的骑射,改练洋枪、洋炮、洋操。最早由外国军官训练华兵的是美国人华尔。据《筹办夷务始末》载:“苏松太道吴煦因各营兵勇施放洋枪,未能娴熟,遴选壮丁,设立松江,练放洋枪洋炮,即派华尔前往教习,并演西洋各项阵势。半载以来,已教成1200名。当时兵操主要是英国兵操,包括队列、刺杀、战阵与战术。” 清朝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后,在各级学校体育课都以兵操为主,当时教学内容呆板、枯燥,千篇一律。“立正”、“稍息”、“托枪”、“开步走”之类,同时教师多由兵弁来充任,这些兵弁多无学识,不懂体育,只知强迫命令,严束学生,稍不遂意,则施以体罚。这种不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兵操,给当时学校体育带来不良影响,这种现象一直延续至“五四”运动前夕仍未根本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