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技能转移动作技能的形成通常是以原有的动作联系为基础的。所谓动作技能转移,是指学习新动作过程中,过去掌握的技能与正在学习的技能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动作技能转移,可分积极转移(也称技能迁移)和消极转移(也称技能干扰)两种,即已经掌握了的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发生积极影响的称为积极转移;过去掌握的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发生消极影响,致使新技能难以形成或对新技能起阻碍作用的称为消极转移。 动作技能转移的生理机制:技能的积极转移,就是在原有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形成新的神经联系。技能的消极转移,是由于在大脑皮层中还没有形成精细的分化机能,受分析概括能力的制约。技能的积极转移有赖于分析概括能力,而分析概括能力又是在掌握不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练习过程中正确利用对比的方法,把新旧技能的不同要求、条件、练习方式和方法等,加以明确的辨别和对比,是预防和避免技能干扰的有效方法。 动作技能转移产生的原因:首先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程度有关,掌握得愈多,就愈容易顺利地掌握新的技能。其次,如果同时学习两种新技能,特别是在这两种技能都还没有达到熟练和巩固的程度时,这两种技能就容易互相干扰。例如,同时学习后手翻和原地后空翻时,就会导致技能的干扰。此外,其它一些主客观条件(如练习环境、个人情绪与身体状况、有无不良习惯等)也可能影响技能的转移。 动作技能转移的特征: ❶相互转移。例如,左手掌握动作,能使右手易于完成同样的动作;掌握了向左侧做的侧手翻,易于完成向右侧做的侧手翻;掌握了用左腿做的双杠支撑单腿摆越,也易于用右腿来完成该动作。从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来看,当条件联系在大脑皮层的痕迹没有消退时,下 一次条件联系又重复出现,这最容易形成条件联系,也易于促进动作技能和技巧的形成。因为动作结构、肌肉用力顺序和机体所受的内外刺激等方面基本相似的动作,在大脑皮层中所建立的条件联系性质相同或相近,所以可互相实施积极的技能转移,它不仅有利于前一个动作技能和技巧的形成,也有利于后一个动作技能和技巧的形成。 ❷单方面转移。在两种新技能中,一种比另一种掌握得熟练与巩固,这时最容易发生前一种技能对后一种技能的干扰作用,即技能的单方面转移。例如,学习跳马屈体腾越时,掌握得比较熟练的屈腿腾越的技能,就容易干扰屈体腾越技能的形成。 ❸部分转移。在为掌握动作技术的某一环节时,专门选择的练习所具有的局部技能,可以转移到完整的动作中去。 ❹综合转移。当一种技能的形成对一系列动作技能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时,就会发生纵向或横向的综合性转移。例如,掌握双杠挂臂摆动振浪技术的动作技能,可对一系列由挂臂撑连接的动作技能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纵向转移);掌握手倒立的动作技能,可对一系列与手倒立有关的动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横向转移,详见下表)。 根据动作技能转移的生理机制、产生转移的原因及其转移的特征,正确运用动作技能转移的规律,实施积极转移,预防消极转移,是体操动作教学中重要的战略战术问题。为此,在制定计划时,就应当考虑到动作技能之间积极转移与消极转移的可能性,科学地安排体操动作的教学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