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操表演队形团体操表演队形是指在表演场上由表演者相互结合而成的一定的几何图形;队形变化是指各种队形分离与组合的过程;而其变化的结果则是一个能反映一定中心思想的队形或图案;图案是含有特定意义的多种队形的综合表现。采用不同的排列组合方法就能使团体操的队形和图案变化丰富多彩,形象夸张而又求实,有助于表现题材的中心思想。因此,队形及其变化是构成团体操表演体系的要素之一。 通常是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通过巧妙而有规律的变化,把表演者合理地排列在表演场上。结合各种艺术装饰,特别是动作,就使表演形成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表达不同的主题思想。例如我国常用连接的大方块或菱形来表示农田;用五星图案象征党的领导;齿轮图案寓意工业发展;而用小范围的多变的队形表现活泼愉快的内容等等。 一场团体操的表演队形通常都由入场队形、场内表演队形和退场队形三部分组成。但剖析其结构一般均由:散点队形、直线队形、带角队形、弧形圆形队形和综合图案等五种队形构成。 在创编队形时,首先要根据操的思想发展的需要,设计有代表性的形象队形。如第2届全运会第4场的农民操中就是通过大直线组成的方块农田变成大横排的麦浪及大纵队的麦收景象,又发展到用实心大方块的快速移动表现丰收忙的气势,最后用圆形麦垛和棉垛通过弧线连接组成喜庆丰收的综合图案。这一系列的队形及变化都是紧密相联的,前面队形为后面队形的变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次,要以场地中央为中心,根据表演的人数、行数和排数安排队形,使整场布局平衡。队形之间的前后距离和左右间隔要适宜,要既有利于完成各种动作,又能清晰地显示队形的远效果。第三,迅速而整齐的队形变化是提高表演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围绕基本点、辅助点和特殊点来变队,有利于明确每位表演者的变队方位和路线,从而实现迅速整齐和准确的变队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