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身后空翻三周技巧运动动作术语,空翻类动作之一,在1991年版国际技巧规则的单人项目难度表中为价值28的动作。简称“后团三周”。一般由踺子小翻或快速后空翻连接。技术要点:起跳时,下肢充分蹬伸,两臂快速向上领臂起肩,梗头、含胸、立腰。跳起后两臂快速制动,提膝,随即两手勒腿紧靠胸,边上升边向后翻转。当翻转至23/4周时,松手放腿,两臂侧上举,含胸提气,缓冲落地。团身后空翻3周翻转较为困难,完成动作的首要关键在于获得足够大的腾起初速度及合理的腾起角。这要求前面连接动作的水平速度更快,起跳角应控制在80°左右,踏跳充分快速有力。当身体重心至抛物线最高点时应翻转11/4周,以利在身体下降过程中完成翻转动作及做好落地的准备。由于第2周团身最紧,翻转最快,离心力亦最大,因此要求两手勒紧腿部,并注意团身翻臀。初学时可在加强弹跳和团身收腹等能力训练基础上,进行团身后空翻2周站高垫,21/4周躺高垫和绷床团身后空翻3周练习。保护方法:当练习者起跳时,保护者一手扶其腰背,另一手托其臀部,向上抛拨,帮助翻转。落地前,一手扶其腰,一手托其胸腹,保护落地。该动作于1974年3月为前苏联运动员乌·宾特列尔所突破。中国男运动员胡星刚及女运动员黄瑞芬亦分别于1980年5月和1984年5月将该动作用于比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