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下 |
内容 | 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下“旋”下吊环高难度下法之一。自从日本运动员原在1972年慕尼黑第20届奥运会体操比赛中表演了单杠“旋”下之后,不仅为此获得了单杠冠军,还震动了体操界。各个项目纷纷学习、并移植了这个动作。1973年中日杯体操比赛前苏联运动员安德里阿诺夫首先使用了这个动作,70年代应用的规则把该动作定为C组的难度动作,后经1985年、1989年和1993年《国际体操男子评分规则》均定为C组。看来组别似乎没有变化,但由于规则增加了难度动作组别,实际上已从原来的高难度下降了。它是在吊环团身后空翻两周下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也是单杠“旋”下移植应用到吊环下法的一个范例。“旋”下风靡一时,然而随着竞技体操的发展,80年代这类下法已经成为发展高难度下法的基本难度动作。该动作的做法是前摆采用悬垂大摆振浪技术,即经垂线阶段沉肩明显,然后猛力向前上兜腿,造成稍屈髋的外在形态,两臂向头后引环,当身体摆至环上45°左右时,急剧制动腿,两臂继续用力向头后拉引双环,随即放手;这时顺势屈膝向上翻臀,并在环上高度做翻转转体动作;当翻转至头朝下时,髋略伸展,左臂下压至胸前,右臂经头略屈肘向左挥带,并收颏,头向左转,当身体翻转至前翻阶段,接着继续转体,右臂下压于胸前,形成两手均置于胸前的姿势,同时两肘夹紧,抬头继续左转;当转体将近360°时,梗头并后抬,同时屈膝、收髋、团身、翻臀,继续向后翻转,完成第2周团身后空翻;当这周空翻翻转至头朝下时,目视地面,放开两手,立上体,准备落地,完成“旋”下。要做好这个动作,应先学会吊环的悬垂大摆技术和团身后空翻两周下,同时还要学会技巧弹板或绷床的团身后空翻转体360°,直到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等“旋”类动作,以此作为学习这一动作的诱导练习。练习时,摆动幅度要大,沉肩十分明显充分,兜腿猛力而又持续,屈膝制动要急剧,放手果断及时;在放手瞬间,即要完成向后空翻两周,同时又要完成向左转体360°,这就要求两种技术融为一体,成为 一种“旋”下技术,要求动作的各个环节衔接紧密,极其快速连贯,掌握好时间、空间感觉和自我控制能力,必须使之一气呵成,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旋”下技术 |
分类 | 体操-基本体操-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下 |
随便看 |
|
体育网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锻炼、看球、热身等体育百科常识,帮助用户化解看球及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