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心球进行身体各部分练习时,借用的一种专门实心圆球。实心球于近代由外国传入中国,原名药球。传说古希腊有一城邦国王,重病卧床,久治不愈。后有一名医,用一实心圆球,内装草物,使其每日做抛接运动,不久病愈,由此得名药球。实心球发展至今,已为基本体操内容之一,身体训练的手段。球壳可用帆布、皮革或胶皮制成,球内装满棉花、布头或沙子,球的重量有0.5、1、2千克不等,直径有15、20、25厘米多种,无特制球时,可用旧足球、排球或篮球壳装满沙子代用。实心球练习主要是用两(一)手持球和两脚夹球,做身体各部位的运动,借助球的重量,加大练习强度,增加对身体的负荷,提高锻炼效果。练习时,应根据对象的年龄、性别和训练水平,采用适宜重量和大小的实心球。实心球的持球方法有单手持球、双手持球、两脚夹球,持球行进时为右手伸直持球靠于体侧行进。练习的形式有定位练习、传递练习、抛接练习、球操、游戏等。在体育教学中,实心球练习常作为基本教材,掌握持球方法、各种练习形式和简单动作,培养学生传、抛、接重物的能力,发展身体各部分力量。运用实心球作为准备活动,是以编排一套球操为主,结合定位练习、传递练习、抛接练习等内容,全面锻炼身体。在身体素质训练中,实心球的各种持球和抛接练习,是发展力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