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上半立柱倒立造型集体项目第1套静力性造型动作之一 。属一人打底的半立柱造型,由于造型架子形似灯笼,故中国俗称“灯笼架”。“下”前后分腿站立,“中1”半蹲站在“下”的肩上,“中2”站于“中1”腿上组成半立柱架,“上”在“中2”的手、头等部位做各种倒立。这种造型与肩上立柱架造型相比,难度较低。但由于半立柱架重心较低,“上”较易在架上完成一系列高难度过渡动作,故往往能以“稳”、以“上”的动作难度取胜。例如:1978年由上海队首次采用“灯笼架高双臂倒立”在中国国内比赛中夺冠。而当时颇有声誉的安徽队因肩上立柱头上单臂倒立不稳而败北;又如在国际比赛中,中国选手多次采用灯笼倒立过渡动作,以稳、难而夺冠。当前男四项目第1套动作造型的发展趋势是造型架子的变化。较多采用“由肩上立柱过渡到肩上半立柱”或“由肩上半立柱过渡到肩上立柱”的变化形式,因此肩上半立柱倒立造型在第1套造型动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完成方法:“中1”与“下”对面站立交叉握,“中1”在“下”拉引帮助下,用左脚蹬“下”左腿向上跳起,同时向左转体180°,两脚分别踩在“下”的双肩上,然后“下”直立,用双手扶持“中1”小腿,成双人立柱;“中2”于双人立柱前与之同向站立,两臂上举,“中1”半蹲,两手握“中2”手,协助“中2”向上跳起,两手经侧成支撑,两脚站于“中1”腿上,随之,“中1”两手换扶“中2”双膝,组成肩上半立柱架;“上”面对半立柱架,两手扶“中1”脚,脚踩“下”腿上爬站至“中1”手腕上,随之一手撑“中2”头,一手撑“中2”手,“中2”把“上”托转180°站肩,然后,“上”在“中2”的手上或头上完成各种倒立;动作完成后,“上”向前方跳下,接着“中2”、“中1”依次向前方跳下。练习方法:上3节马步半立柱组架练习;下3节肩上半立柱组架练习;四人组架练习;压架练习;完整练习。注意:练习时,“中2”、“中1”不宜距离过大;由于架子高度增加,上架练习时“上”应用保护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