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炮捶传统拳种。简称“炮捶”。三皇是传说中远古部落的酋长,其名传说不一。此拳名冠三皇,以自重其源远。据目前见到的资料,清道光年间(1821—1850),河北冀县人宋迈伦(1809—1893)和山东籍的于连登从乔鹤龄学得三皇炮捶。苦练数年后,广传此术于河北、山东一带。三皇炮捶渊源不明,仅据传说,乔鹤龄得自其父三秀,三秀得自此拳始传人少林寺僧普照。待考。 三皇炮捶的基本功以马步桩为主。基本拳法有:开门炮、劈山炮、连环炮、转角炮、十字炮、脑后炮、泻肚炮、冲天炮、撩阴炮、扎地炮、窝心炮和七星炮,合称为“十二炮法”。此拳系所习器械以大枪术为主,注重滚、崩、劈、砸、挫、磕、握、挑、斗、缠、挡、护等12种枪法。三皇炮捶对桩步的要求是:两脚前横后顺,不丁不八,两足抓地,两膝外摆,两腿圈裆,后臀里收。对躯干姿势的要求是:含胸拔背,主宰于腰。对上肢姿势的要求是:松肩坠肘,两肩微扣。对头部的要求是:头直目正,头顶神宁。其套路短小简练。其运动特点表现为一蓄一发,劲力充实;以力当先,重刚轻柔。 三皇炮捶以“五要诀”为习拳纲要。其内容包括: ❶浮气要聚:意指精神集中,意识集中,气力集中,以便以气催力。 ❷本力要勇:意指练拳时要以力为先,勇往直前。以体现打拳如炮爆、发劲如锤落的特点。 ❸虎腕要挺:意指挺直手腕,以便力达梢端。 ❹腰眼要灵:意指动作皆以腰为轴,劲从腰发,以便上下协调,劲力完整。 ❺心血要活:意指常炼既可达到招熟而心活,临机应变;也可气血活畅,输注全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炮捶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比赛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