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拳安徽地方拳种。亦名九华岔拳。据传,明万历年间有何九天者,幼学拳剑云游四海,后定居九华山,融各家之长,独创九华自然门, 自成一家。拳论中讲:“以雄为气,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注于丹田。心为令、气为旗,号令一动,旗开气行,四肢伸缩,筋骨舒展。”要求疾如电,回如风,行于内,发于外。交手时主张先声夺人,以雄为气,气势逼人。在练法上要求根基稳如盘石之固,招势“以险为意”、狠毒刁钻。用法上讲究先观其势,再随其变,须发而必发、须制而必制、以肢接肢、引进落空、乘隙而入。演练时要求目定神怡,幽详和顺,“绝象而觉明”“觉明而性灵,性灵而神充,神充而精凝”。以达内外合一。要求以正和,以奇胜,奇正相生,循环无端,临敌要变, 虚实要转,攻中寓守,守中寓攻,出奇制胜。特点为柔多刚少,修内多于外。套路有九华岔拳1~10套、抄手拳、岔拳十八式、万胜单刀等。功法主要有桩功(各种步型)、二指功、抓葫芦功等。主要流传于安徽一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