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柔术山西地方拳。据《少林五行柔术谱》记载,清乾隆年间,福建少林寺僧人妙丹禅师,因寺火焚被迫出走,行到直隶(今河北)通州,有李恩元拜妙丹为师学此艺数年,后传其孙李志蓉。清光绪年间,山西董俊(字秀升)将此拳传入山西太原一带。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寓人体为肺、肝、肾、心、脾,皮、筋、骨、血、肉;柔术,指养气、练气之法,养气以道为归,练气以呼吸为功,故名五行柔术。其风格特点为刚柔结合,以柔而刚为主,以刚而柔为妙。遇实则柔,遇虚则刚。其功法有吐纳法、马桩、一字桩、子午桩、三川桩、龙形桩、童子桩、木球桩等。套路主要有“五行连环掌、五趟相手、四十二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