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英体育社民国初年山东省济南市以武术、摔跤为主的民间体育社团。是在济南西关一带回族武术拳场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始人是王兆廷、王兆林。俊英二字的“俊”字,是取意于前辈老师白致俊的名讳,有纪念之义。俊英社无财政来源,既不收学费,也不收赠礼,器械设备是王兆林制备的,房租茶水费由社员分担。学员须有人引荐,不分民族、性别、年龄、籍贯,经说明志愿、遵守社规,老师同意即可入社。练功一般在晚饭后进行,白天不限,每星期天公开表演。从该社成立,到抗日战争济南沦陷,存在了二十余年,培养出不少武术人材,其中如杨法武、马裕甫、杨松山等,曾于1928年参加了第一届国考,名列最优等,给俊英社争了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