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体育百科  体育词典  卡路里查询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体育知识:

 

标题 南拳
内容

南拳

流传于我国南方各省的拳术的总称。南拳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至少可以追朔到四百多年以前。与北方拳相比,别具风格。
1960年南拳列为武术竞赛重点项目。继之又纳入体育院校武术教材。在历年全国性武术表演比赛中,均占有重要地位,从而获得更加广泛的开展。南拳不仅在国内深受人们喜爱,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地也有很大影响,并有不少专门刊物。东南亚一带举行的“国术表演暨擂台赛”上,南拳占有很大比重。
南拳的内容十分丰富,各地流行的南拳往往自成体系,各具特色。广东南拳,包括有洪家拳、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蔡李佛拳、虎鹤双形拳、侠家拳、咏春拳等;福建南拳有鹤拳、五祖拳、太祖拳、罗汉拳、梅花桩、连城拳和地术犬法拳等;广西南拳有周家拳、屠龙拳、小策打等;浙江南拳有洪家拳、黑虎拳、金刚拳等;湖南南拳有巫家拳、洪家拳、薛家拳、岳家拳等;湖北的南拳有洪门拳、鱼门拳及孔门拳等。此外还有温州南拳、台州南拳、江苏南拳、以及江西流传的三十六路宋江拳、虎拳;四川的峨嵋拳、佘家拳、白眉拳等。
南拳类的器械主要有南棍、大杆、四门刀、梅花刀、合仔刀(也称双合刀)、双刀、三尖刀、单锏、双锏、柳公拐、斧、矛、盾、耙等,还有扁担、锄头和板凳等代用兵器。这些器械的练法都具有南拳的特点。器械同拳术一样,既可单练,也可对练,如矛对盾,矛对大杆,扁担对板凳等。
南拳的共同特点是:
❶手法多样。手法有拳、掌、爪、勾、指,以及名种肘法、桥法。“桥”是南拳特有的手法,亦即直臂或曲臂形成“桥”形;进行圈、盘、切、沉等手法。南拳手法丰富,常常“一势多手”,“一步几变手”,而且“多短拳,擅标手”。俗有“南拳北腿”之称;
❷动作紧凑,刚劲有力。发劲有三种形式:一为快速用力,如“弓步双冲拳”;二为短劲发力,亦即手臂保持一定弯曲,用劲短促,挥动幅度较小,如勾拳、短冲拳等;三为匀速用力,亦即在臂部持续紧张的情况下,慢而均匀地用力推出,如单双推掌,碟手推等;
❸步伐稳固,重心较低,强调以桩为基本功。拳谚说: “未学功夫,先学扎马(桩功)”扎马练好了,才能“稳如铁塔坐如山”,为南拳步稳势烈的特点提供条件;
❹快慢相间,长短并用,刚柔相济,以刚为主。快时动作清晰,慢时沉稳有力,刚时紧张,柔时舒长;
❺身法要做到吞吐浮沉。靠蹦闪转,腰腿身手要贯串一致,做到手起肩随,腰催周身,完整一气;
❻气沉丹田,发声吐气。南拳常配合发力因势发出喊,这有助于使动作饱满刚健,突出南拳的刚烈风格;
❼南拳要求出手居中,注意门户,反映敏捷,要象拳谚所说“触即变,发如箭”。
由于南拳劲力饱满,以刚为主,所练习者肌肉发达,筋骨强壮,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可有显著提高。南拳强调蓄劲闭气与发动开声交替使用,要求运用腹式呼吸,因此对增强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机能,促进新陈代谢,都有很好的作用(图15)。

图15 南拳声

分类 武术-拳术-南拳
随便看

 

体育网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锻炼、看球、热身等体育百科常识,帮助用户化解看球及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oscf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7 17: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