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拳湖北地方拳种。属南拳类。相传发源于湖北黄陂附近,后传到广东。现在长江流域,尤其是武汉广为流传。该拳讲究头顶项直,松肩直臂,龟背溜臀,趾落膝跪。它具有南拳刚劲挺拔及手法丰富的特点,又受内家拳的影响较大,发劲要求柔而不软,柔中带刚,出拳使用阴劲,将接触敌方时用策劲(即爆发力),突出猛狠二字,拳法有侧、化身、冲、捞等;掌法有滚、搓、撤等;手法有云、十字、枝字、拿、鸳鸯飞花等。步型有马、弓、虚、三七、独立和坐盘等。一般初学时先学马步桩,后练子母桩(即三七步桩)。孔门拳腿法有旋风腿、铲腿、连环腿、扫腿与缠腰腿等,此外还有一些跌扑滚翻动作,如鲤鱼打挺、乌龙绞柱,抡背等。从部分腿法与跌扑动作来看,孔门拳吸取了长拳的成分,具有轻巧利落跳跃多的特色。 孔门拳主要拳套有龙狮、凤狮、云燕、劈龙珠、八拆及套路较长的猴拳、醉八仙,还有既能单练又能散手的六合图、八卦图等。器械有刀、枪、剑、棍、大刀、鞭、钩、三节棍等,还有一套十三个半把子的气功训练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