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书名。亦称《孙子》、《孙武兵法》。中国古代军事名著。春秋末年孙武著。《孙子兵法》本文“十三篇”,在孙武晋见吴王阖闾时就已成书,流行于战国末年和汉初。到汉成帝时,任宏论次兵书,定著《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东汉末年,曹操删去了“十三篇”之外的附益部分,恢复了《孙子兵法》的本来面目,流传至今。《孙子兵法》“十三篇”的篇名是: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孙子兵法》中朴素的军事哲学思想、谨慎的战略思想和灵活的战术思想,对武术格斗理论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孙子》提出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后人发,先人至”;以及“诡道十二法”等,皆被拳家作为搏斗的基本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