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223—263)字叔夜。三国时魏国谯郡(今安徽省宿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他与魏宗室通婚,拜中散大夫,故世称“嵇中散”。康少孤,有奇才,卓尔不群。“学不师受,博览无所不该”,崇尚老庄学说,恬静寡欲,好服食养生之道。又尚奇任侠,刚肠嫉恶,仇恨司马氏集团,隐居于河内郡山阳县,“抱琴行吟,弋钓草野”,“以无为为贵”。他与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常游于竹林,称“竹林七贤”。嵇康曾经与向秀在大树下打铁,钟会来拜访他,他继续打铁,不予理睬,终遭钟会陷诬。司马昭以“言论放荡,诽毁典谟”,“害时乱教”的罪名,残酷地杀害了他,死时年仅40。嵇康所作今传者有“养生论”、“琴赋”、“声无哀乐论”等篇,余久散佚。后人辑为《嵇中散集》流传于世。鲁迅先生曾加以整理,校订为《嵇康集》。晋书有传。参见养生论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