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拳拳种之一。全称“心意六合拳”。亦称“六合拳”。此拳以“心之发动曰意,意之所向为拳”作为拳理,以“六合”作为技法法则,故名。现惯称之为“心意拳”。关于此拳的起源传说不一,一般认为此拳为山西蒲州人姬际可(字龙峰,或写为龙凤)所创。清雍正年间李失名《六合拳谱·序》:“唯六合出于山西龙凤姬先生,先生明末人也,精枪法,……变枪为拳,理会一本,形散万殊,拳名六合。”(转引自唐豪《中国武艺图籍考·六合拳谱》)。初期的心意拳,基本动作包括:“前、后各六式,一式变为十二式,十二式仍归一式” (同上书)。此拳传经南山郑氏、曹继武、马学礼、李失名等后,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 心意拳以“丹田功”为入门基本功,锻炼以丹田之气发动肢体运动的技能。该拳以鸡腿桩、鹰熊桩为基本桩,锻炼身架。心意拳独具特色的基本拳架是侧身弓箭步。此势要求头与前肩、膝、足成一垂直线,头与后肩、胯、腿、足成一斜线,此两线与两脚连线构成一直角三角形。该拳的基本拳法为“十大形”,包括:龙形、虎形、猴形、马形、鸡形、燕形、蛇形、鹞形、鹰形、熊形。单练套路有龙虎斗、横开三皇镇、四拳八式、鸡步大劈、 (上中下)四把拳、十形合一等。对练拳路有心意拳对练。此外,还有二节棍、小镰子、六合大枪、杜金棍等器械练习。 心意拳的动作姿势具有鸡腿、龙身、熊膀、鹰爪、虎抱头的形态和劲意。其步法特点表现为前脚进、后脚随;进步高、退步低;起步轻捷,落步踏地有声。其脚法强调脚起要踩;脚落要平。其手法特点表现为手起如虎扑,手落如鹰捉;手不离心,肘不离肋。其基本劲法包括踩、扑、裹、束、决(绝)五劲。心意拳的整体技法法则为“六合”,即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与外三合(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统一协调。心意拳的运动风格表现为动作简洁整齐,劲力充实,阳刚骄健。心意拳以人体的头、肩、肘、手、胯、膝、足为七拳,注重锻炼七拳的攻防招术。运用时讲究“拳如炮形龙折身,遇敌好似火烧身”的猛攻快打。

心意拳(挑领鹰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