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体育百科  体育词典  卡路里查询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体育知识:

 

标题 戚继光
内容

戚继光

(1528—1587)明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以世萌袭职登州卫指挥佥事,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调浙江,任参将,抗御倭寇。此时、他首倡募兵制,以义乌农民矿工为主,选练了一支精锐的“戚家军”。从此为主力,先后在浙江、福建、广东等省连战克捷,屡破倭寇,从而解除了东南倭患。隆庆元年(1567年)被调至北方,镇守北边要塞蓟州,在镇16年,他严格训练士卒,制定了一套守边方略,并修筑了和改建了长城,蓟门晏然鞑靼不敢犯边。张居正死后,他被调离蓟镇,至广州任总兵,不久即遭排挤而解甲归乡,59岁死在故乡蓬莱,戚继光平生著述甚富,除了诗文集《止止堂集》和家乘性质的《戚氏家传》之外,其他多数为兵书,其中以《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影响最大,一直被兵家奉为必读之书。
戚继光还是一位古代武艺的整理与总结者,这方面的成就集中在他的著作《纪效新书》里。早在浙江备倭之时,戚继光针对倭寇的武艺优势和惯于“人自为战”的特点,创制了以“长短兵迭用”为主要特点的“鸳鸯阵”,再根据临阵作战的实际要求,训练士卒掌握真正用于杀敌防身的武艺,为此他博采众家技艺,取其精华,载入《纪效新书》中。以该书十八卷本为例,其卷十长兵短用说篇,综合明代各家六合枪法为二十四势,是现在所能见到的第一部势法俱备的枪谱。卷十一藤牌、狼筅总要说,据实战经验总结而成。卷十二短兵长用说篇,全录同时抗倭名将俞大猷的《剑经》而成,卷十三射法篇也取自俞大猷之著作,显示了戚继光善能学人之长的优点。为了使士卒“惯勤肢体,活动手足”,以掌握“初学入艺之门”,他还取民间多家拳术之萃;编成长拳三十二势,即卷十四拳经捷要篇。这是我们现在研究古代拳术技术和理论的重要资料。戚继光不但能学艺于友,而且亦能学艺于敌。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他最初编成《纪效新书》时,曾因世传刀法多不切实用之故,在书中没有收取刀法内容。至他晚年在广东重新厘订《纪效新书》为十四卷本时,便收进了嘉靖四十年(1561年,即辛酉年)得之于战阵的日本刀法,并正式在书中写进了“腰刀解”、“长刀解”等前所未有的内容。而在军事实践活动中,他早在蓟镇练兵之时,就已经在军队中大规模的推行了日本长刀技艺,这在《练兵实纪》中有着充分的反映。戚继光立足军阵实用之效,故力排虚花套子武艺,但从练兵本身的综合效益考虑,他又不绝对排斥某些虚花武艺的存在和合理利用,这正是戚继光在武艺价值观念上高人一等的地方。他对古代武艺的整理和总结对后世民间武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戚继光

分类 武术-人物-人物 古代—现代-戚继光
随便看

 

体育网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锻炼、看球、热身等体育百科常识,帮助用户化解看球及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oscf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9 11:5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