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处暑代表着“三伏天”的结束,酷热难熬的天气即将退场,昼夜温差变大,人体生理机能开始进入周期性休整阶段,许多人逐渐有了秋乏的症状,而运动是解“秋乏”的一剂良药。 国外科学研究团队发现:如果正常人每周花上约60分钟的时间运动,患抑郁症的机率就会降低50%。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这些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心境具有抵抗作用。 对此,成都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体质评价员向菲介绍:“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含氧量,对于情绪控制助益大,因为吸气时会让脑部细胞充满能量,头脑清晰,思考能力就能自然达到正向效果。通过每天一小时的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可以缓解一天工作的压力,在晚上睡眠时,改善夜间睡眠质量,起到解乏的作用。因此,平时较少运动的人可以尝试跑步、跳绳、游泳、开合跳、广场舞、健身操、快走等难度系数较低、容易上手的运动。” 四川社体中心的专业人士表示,秋天的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以“慢”为主,之后可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会增加身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慢跑是最常见的运动方式,也是对抗秋乏的好方法,慢跑能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心肺机能,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使大脑正常工作;登山有益身心放松,不仅能欣赏秋日美景,还能促进登山者的神经、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健康;柔力球是一项柔和的养生运动,它内外兼修,能够强体质、补气血,具有多关节性、大小肌肉的协调配合性等特点,此外,瑜伽、太极、八段锦等养生运动都很适合初秋习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