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拳四川地方拳种。清同治年间,浪迹江湖的少林寺僧“明海和尚”西游巴蜀,住持于万县长岑乡回龙寺,潜心研习四川武艺,与少林武功融汇贯通不断发展, 自成一家,逐渐形成“明海拳”。其风格特点讲究:满手夹半手,阴阳分明,浮沉吞吐,刚劲有力,发劲迅猛,以拳为主,强调擒拿短打。步型以丁不丁、八不八为主。技击上讲究“你不来,我不发”,十字歌曰:“一字碱步硝砂,二字锁脚钩拨,三字阳面勇手,四字震天雷打,五字铁臂三连,六字金玉扭拿,七字七擒背肘,八字三剪回马,九字连环意划,十字黑虎标法”。主要套路有“正庄、腾步拳、侧势、钩拔、七擒、震天雷、明海总拳、二路扑刀”等。现流传于四川万县,云阳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