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枪用来投掷杀敌的枪。宋代叫“梭枪”,长数尺,原为南方少数民族使用的兵器,后宋朝列为军中正式兵器,步战时常与旁牌手并用,骑战者也有使用的,称“飞枪”。元代蒙古兵所用的有长短两种,长标枪有欺胡大,巴尔恰两种,长约丈余,两头施刃,可以投掷刺敌,也可作为长枪使用。短标枪称三尾标枪,尾部有三个尖刃安在侧面,似有箭羽的作用,主要用之于投掷。明代军中很重视标枪,步战使用必与藤牌手相配。戚继光《纪效新书·比较武艺赏罚篇》:“凡藤牌……每人长刀把,标枪三枝。藤牌无标枪,如无牌同。盖长短势绝,急不能入,须用标枪诱之,使彼一顾,则藤牌乘隙经入矣。”又,《藤牌总说篇》:“用牌之间,复有所谓标者,所以夺人之目,而为我之疑兵,所赖以胜人者也。牌无标,能禦而不能杀。”明代标枪枪杆以颤软的稠木或细竹制成,长约7尺,前粗后细,铁锋重大,因重心在前,所以投得远,一般以30步为基本要求,准而有力。清代绿营装备有手镖、犁头镖、铁斗镖等标枪,形制较明代为短,多系水师用之。
 标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