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法佛教修行方法。“止”为梵文Sanatna (奢摩他)的意译,即是扫除妄念,专心一境之意,又称定慧、寂照、明静;“观”为梵文vipasyana (毗婆舍那)的意译,即指在“止”的基础上产生智慧,辨清事理。据智𫗱(公元538~597年)著《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和《六妙法门》,止观法包括五部分内容: ❶具五缘:持戒清静、衣食具足,深居静处,息诸缘务,近善知识; ❷诃五欲:诃色欲,诃声欲,诃香欲,诃味欲,诃触欲; ❸弃五盖:弃贪欲盖,弃瞋恚盖,弃睡眠盖,弃悔盖,弃疑盖; ❹调五和: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 ❺行五法:欲、精进、念、巧慧、一心分明。以上止观法,总称为“二十五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