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我国古代专为培养武备人材而设置的学校。始建于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不久即废,至南宋绍兴年间又重新设立。学校设有讲授兵书和古今战守三宜的博士官,学员以《武经七书》为主要教材,并学习骑射等武技。元朝废止。明朝自洪武二十年(1387)开设,直至明末一直存在,有京卫武学,有各卫武学,以后又令各府、州、县学皆增设武学生员。所收学生主要是承袭武职的军官子弟,还有在职军官规定讲读《武经七书》,并学习骑射等武技。凡承袭子弟必须经考试合格方可袭职,如连续三年考不合格者,取消其承袭资格,送至军营操练,另选子弟袭职。清代重武举选材,武学制度寝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