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刀流传在我国民间武术界的日本双手刀法。刀式较一般中国单刀窄而长,刀身长约1米,刀柄约40厘米,刀身宽约3厘米,刀锋两面开刃,微微上翘,刀背如鱼脊呈圆形。此种刀,在日本称“薙刀”,明代倭寇侵掠我国沿海地区时传入我国。明代称“单刀”、“倭刀”,亦称“长刀”,民国以来称“苗刀”,其故待考。苗刀可双手执用,亦可单手执用,其法主要在双手执用,如展旗、滑拿、定膝、左右撩刀、扪刀等,大致以右手为主,左手辅助;单手刀法则以刺为主。明季,有浙人刘云峰者,得日本人传授,专擅其技,然有势有法而无名。后程宗猷(冲斗)得其法,乃依势取名,著《单刀法选》以广其传。其后,清初崑山吴殳以渔阳老人所传剑法入日本刀法中,对程宗猷之法有所变革,著成《单刀图说》一卷。此外,早于程、吴,戚继光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在对倭战争中得到日本《隐流刀法》,他根据这个刀法创编了《辛酉刀法》,统收入十四卷本《纪效新书》中。但《隐流刀法》、 《辛酉刀法》都是以单手执刀为主的刀法,与程宗猷、吴殳所传刀法有一定区别。清末,内蒙喇嘛庙谢德恒以苗刀闻名,谢德恒传给河北静海县刘玉春、任相荣二人。刘玉春于1921年前后曾在曹锟“苗刀营”任教习,传人甚多。其中有郭长生、肖福善、石青山、赵吉奎、陈凤悟等。得任相荣之传者有佟忠义、马英图。另外,盐山县黄林彪亦善苗刀,其法与谢德恒相同。得黄林彪之传者有马凤图、张玉山等。1927年中央国术馆成立后,马英图、郭长生据原有苗刀法势创编了苗刀第二路,作为国术馆学员的教材之一。现流传各地的苗刀套路多是这个套子。

苗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