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拳福建地方拳种。属南拳。又称虎尊拳。相传源于福建省永泰县,后传至福州、闽侯、长乐、南平、三明、仙游、莆田等地,也传到江西、广东、香港及日本等地,在北美、西欧等一些国家也颇有影响。 虎拳取猛虎之形,凶猛之劲,拳势猛烈,发劲刚强,擅长短手,讲究近打。强调硬开硬进,以刚制刚。“出拳锤打铁,伸爪虎扑食,”拳练虎形,势猛劲刚。动作中有虎仔开口、饿虎扑食、猛虎擒羊、伏虎待食及猛虎洗爪、虎仔戏球等等,通常要求怒目凶狠“吞喉露齿,狮嘴麒麟目。”虎威慑人,步型步法均偏小,以三七步为主,讲求落地生根重心稳,同时又要移动灵活,“移脚好比石磨转,”发力善从根底催,在手法上多用虎爪和拳掌,强调父子相随,攻守相宜;手法多变,有“手象车轮”的说法。练功中注重气的配合,运丹田之气起内劲,形到、气到、劲到、意到,以意导之,力随气出。攻防上突出近战短打,防中带攻,明防暗攻。突出以刚制刚,同时还主张化手为柔,见力借力,见力化力,硬中见柔,出手真硬,化手真柔。 虎拳套路简练、紧凑、短小。徒手的主要有三战、四门、角短、剪手、千字打、虎仔伸腰等;器械有丈二杖、笔架叉等,还有对练套路,如双虎跌、两虎相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