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力我国古代对各种形式的摔跤活动的统称。大致宋金以前多指角抵、相扑而言,宋金以后多指相扑和北方少数民族传入的摔跤形式而言,有时也指拳斗。很多时候角力与角抵、相扑、手搏等词混用,加上文献记载简略,故从文字表面很难分辨其技术类别。《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 习射御角力。”这是角力一词的首见。或谓“角力”一词由“角抵”衍化而来。《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文颖曰:“名此乐为角抵,两两相当角力,角技艺射御,故名角抵。”北宋调露子《角力记·述旨》云:“夫角力者,寅勇气,量巧智也。然以决胜负,骋捷,使观之者远怯懦,成壮夫,己勇快也。”这是我国古代对角力运动价值的最好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