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拳是福建省龙岩地区连城县所特有的一种南派拳种。据传南宋时,连城隔田村黄姓第三代九四郎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学拳练武多年,回村后教习族人;至清顺治年间,该村黄姓第十三代孙黄思焕,综合南北少林拳之长处,加以融汇贯通,创连城拳,流传至今。其特点擅短手,短小精悍,讲究硬打硬进,拳势激烈,风格独特,风姿古朴。步型主要有弓、马、虚三种; 弓步不象长拳那样“前腿弓,后腿绷”,而是要求“前腿弓,后腿弯”。后腿弯曲,膝盖的位置较低,行进时经外旋再成步, 以起到护阴部的作用。马步架式高,讲究提臀吊肚,两脚抓地,步法稳固,虚步则与长拳相似。其发劲突然猛烈,从虚到实,转折较快,用鼻呼吸,吞吐结合。攻防中除讲究手脚并用外,也常用头、肩、肘、胯、膝攻击敌方,变化多端,有“周身似手”之说。连城拳基本套路有老虎伸腰,老花拳、捆马拳、四门拳和新花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