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怀贤(1899—1982)河北安新县人。幼年随李而清、金山习武。后拜孙禄堂为师,习太极、形意、八卦及诸般兵器。擅长飞叉。郑怀贤虚心好学,在练武的同时,刻苦钻研医学。不仅在武术方面造诣较高,骨伤治疗方面也达到较高水平。1928年,在上海两江师范和交通大学担任体育教员,并主办“新民国术研究所”。1936年入选中国武术代表队,赴德国参加第十一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汉堡、柏林等地表演飞叉颇受欢迎。抗日战争爆发后,郑怀贤流寓四川,继续从事武术和骨伤治疗,直到解放。郑怀贤精擒拿、散打、龙形剑等,尤擅长太极拳、八卦掌。解放后历任西南武术总教练、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务委员、中国武术协会主席、成都体育学院教授、武术系系主任、成都体育学院附属医院院长。著作有《武术基本功》、《伤科治疗》、《正骨学》、《伤科按摩术》等。

郑怀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