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运动会Yazhou Yundonghui亚奥理事会主办的洲际综合运动会。简称亚运会。每4年1届,与4年1届的奥运会相间举行。亚运会的前身是远东运动会和西亚运动会。1948年伦敦第14届奥运会期间,经中国、菲律宾、印度等国体育领导人多次商谈决定,1949年2月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第1届亚洲运动会。后由于印度国内原因,运动会未能如期举行。1949年2月13日“亚洲运动会联合会”(1982年后改称为“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简称“亚奥理事会”)正式成立,并决定第1届亚运会于1950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后因故再次延期。首届亚运会1951年3月4~10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应邀参观了大会。1973年9月中国在亚洲运动会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国从1974年起先后参加了7届亚运会。此前,中国台北运动员参加过第2届(获2金、4银、7铜)、第3届(获6金、11银、17铜)、第5届(获5金、4银、10铜)和第6届(获1金、5银、12铜)亚运会。中国首次正式参加的是第7届亚洲运动会。 第7届亚洲运动会 1974年9月1~16日在伊朗德黑兰举行。参加比赛的有中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2363名运动员。中国派出274名运动员(其中女子87名)参加了14个项目的比赛。共获33枚金牌、46枚银牌、27枚铜牌,金牌总数为第3位,奖牌总数第2位。 第8届亚洲运动会 1978年12月9~2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参加比赛的有中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2879名运动员。中国共获51枚金牌、54枚银牌、46枚铜牌,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均列第2位。 第9届亚洲运动会 1982年11月19日~12月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参加比赛的有中国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3345名运动员。中国444人的代表团参加了18个项目的比赛。中国运动员朱建华以2.33米的成绩获男子跳高冠军,打破了亚洲纪录;乒乓球运动员曹燕华连获女子团体、单打、双打、混合双打4枚金牌。中国共获61枚金牌、51枚银牌、41枚铜牌,金牌总数列第1位。 第10届亚洲运动会 1986年9月20日~10月5日在韩国汉城举行。参加比赛的有中国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3345名运动员。中国派出385名运动员参加20个项目的比赛,中国体操运动员李宁获得4枚金牌、2枚银牌,成为本届亚运会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中国共获94枚金牌、82枚银牌、46枚铜牌,金牌总数列第1位。 第11届亚洲运动会 1990年9月22日~10月7日在中国北京举行。有37个国家和地区的4655名运动员(其中女1462名)参赛。中国体育代表团派出670名运动员参加了全部27个项目的比赛,中国台北奥委会派出288名运动员参加了20个比赛项目和2个表演项目的比赛,这是海峡两岸的中国运动员第1次在亚运会上同场比赛。中国共获183枚金牌、107枚银牌、51枚铜牌,所获金牌数在亚运会史上是最多的一次。 第12届亚洲运动会 1994年10月2~16日在日本广岛举行。参加比赛的有42个国家和地区近7000人。运动会共设34个正式比赛项目。中国共获126枚金牌、83枚银牌、57枚铜牌,金牌总数与奖牌总数均列第1位,继续保持亚洲领先地位。 第13届亚洲运动会 1998年12月6~2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中国派出由812人组成的代表团,其中运动员596人。运动员由11个民族的运动员组成,分别来自维吾尔、哈萨克、蒙古、藏、壮、彝、回、满、白、达斡尔等少数民族,是中国参加历届亚运会少数民族运动员最多的一次。运动会共设36个比赛项目。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32个项目的比赛,共获129枚金牌、77枚银牌和68枚铜牌,金牌和奖牌总数均列第1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