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物tiyu wenwu中国古代体育同整个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样,源远流长,体育活动内容广泛,许多历史文物反映了人类体育活动的早期形式及内容。 出土文物 山西省峙峪出土的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8000年)的石镞是目前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石镞,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箭头之一。1965年四川省成都市百花潭出土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的宴乐习射水陆攻战纹铜壶纹饰展开图,图中的射箭活动共有2类形式,一是射箭靶的习射,一是设带长绳的戈射。1971年陕西省乾县出土的唐朝(618~907)的三彩陶骑射俑,塑造了一位骑马仰射的唐朝武士形象。1972年内蒙古和林格尔出土的东汉(25~220)时的射箭图壁画中一人正弯弓对鸟而射。河南省南阳市出土的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的拳术对练画像石拓本,是一幅描绘3勇士进行拳术对练的画面。河南省郑州市出土了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击剑画像石拓本。1984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出土的棍术技击图漆盘,是一幅反映东吴(222~280)2童子在进行棍术对练的画面。1960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唐朝的棍术泥俑,执棍者为正在习练棍术的少数民族武士。1954年河北省邢台市出土的少女蹴鞠图白瓷枕,枕面中心描绘了金朝(1115~1234)一位正在表演蹴鞠的少女形象。为“一人场”的踢法。1958年北京市昌平县明定陵出土的洒县绣蹙金龙百子戏女夹衣图案局部,图案所表现的是一幅明儿童蹴鞠活动的画面。1956年陕西省西安市出土唐朝时的长安城大明宫含光殿马球场石志拓本,此石志志文将“球场”和“含光殿”并提,表明球场是这一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国古代马球活动场地极有价值的实物资料。1972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唐朝的彩绘打马球泥俑,骑在马上右手挥舞球杖作击球动作的打马球泥俑,再现了击打马球的瞬间动作。1972年广西西林县普驮屯出土了西汉龙舟竞渡纹铜鼓纹饰展开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元代 (1206~1368)的《龙池竞渡图》卷局部,再现了北宋崇宁年间3月3日由皇家在金明池举办龙舟竞渡的宏大场面。1952年河北望都县出土东汉(25~220)时期的石质围棋局,此棋局呈正方形,盘下有4足,盘面纵横各17道,为中国目前一发现的较早的围棋实物。1972年甘肃省武威县磨嘴子出土的西汉对博弈木俑,描绘了2位博弈老者紧张对博的一瞬间。1972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唐朝的弈棋图绢画,画中弈棋女正在认真布子,反映出弈棋在当时已成为相当流行的娱乐活动形式。湖北省荆门市包山出土的战国“漆奁彩绘出行图局部”——“伍伯”是汉车骑出行队列中位队列之首、作为导引的具有长途奔跑能力的武士。这幅彩绘出行图,突出的描绘了“伍伯”在急驰的马车前奔跑的形象。1957年江苏省铜山县洪楼出土的东汉“练力图画像石”,画像中共7人自左至右分别为武士手持兵器搏虎、拔树、背兽、举鼎等形象,是一件描绘武士习练勇力的作品。1985年四川省彭县三界乡出土东汉的《伍伯奔跑画像砖拓本》,画面描绘的是4个持械伍伯在出行队列前奔跑的情景。1972年内蒙古和林格尔出土的东汉乐舞百戏图壁画,是一幅内容包括舞车轮在内的表现多种百戏活动形式的壁画,是武士练力形式的反映。西藏拉萨市布达拉宫壁画局部——搬石竞赛图壁画,反映了清朝一群力士正在进行搬石竞赛的情景。这种竞赛形式是藏族特有的传统体育内容。吉林省集安洞沟“角抵冢”出土的角抵图壁画中描绘了高句丽(公元3~4世纪)时代2个武士在大树下交首相博的情形,右侧一老者正倚仗观看2人角抵。1955年河北省邢台市出土北宋(960~1127)的童子钓鱼瓷枕,在这件长圆形的瓷枕枕面中部绘有一儿童站在岸边垂钓的图案。 
寺院壁画 山西省太原市崇善寺壁画中有明朝的枪术技击图。图中2武士正各执长枪在比试枪术。河南省登封县少林寺白衣殿壁画中的僧人习武图,反映了清朝少林寺僧练拳习武的情景。 馆藏文物 ❶故宫博物院藏品。有明朝(1368~1644)的《宣宗射猎图》。此图描绘的是明宣宗骑马射猎时的情景。清代(1644~1911)《康熙南巡图》局部,图中演武场上有一位骑士跑马张弓,正在瞄准扔在地上的一顶帽子。《乾隆射箭油画挂屏》,此图描绘乾隆皇帝在大臣的陪同下,执弓射靶的情景。清朝《康熙南巡图》局部和宋朝的《蕉荫击球图》《康熙南巡图》中一老者正在以手拍球,旁边有一小儿相随,此即为当时流行的手球;《蕉荫击球图》中有2小儿手持板状物在进行击球游戏,似应为板球。《重屏会棋图》卷是五代(907~960)著名人物画家周文矩的作品,描 绘了南唐第二皇帝李璟(916~961)兄弟会棋的场面。《双陆图》描绘了2仕女正在专注地玩双陆棋的场面。《塞宴四事图》轴局部,记录了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大宴群臣盛况的一个局部画面,图中展现了摔跤者在皇帝和百官面前进行比赛的场景。山西省繁峙县岩山寺壁画中的射靶图壁画,是金朝(1115~1234)的一射手骑奔马返身欲射3面铁鼓。 ❷中国体育博物馆藏品。有清朝的拳术纹青花瓷壶,图案说明当时的拳术套路甚为丰富蹴鞠图五彩瓷坛盖,画面中描述了清朝2童子进行蹴鞠活动的情景。清朝的斗彩风筝纹瓷碗,此碗的斗彩画面中有1儿童在放风筝,风筝顺风飘起,极为形象。 ❸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品。有明代(1368~1644)时的《宪宗元宵行乐图》卷局部,此图描绘了武士习武的情景。 ❹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有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书影,《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主要反映先秦医家和养生家的体育思想。 ❺中国医史博物馆藏品。有清代的《按摩导引养生秘法·运气法》图示和《调气练外丹图示》之一,《按摩导引养生秘法·运气法》图示是清朝人以按摩、导引等养生内容为体裁绘制的图录,均属徒手操练,共12幅。《调气练外丹图示》是清朝人绘制的练功图谱,共3套。 ❻天津历史博物馆藏品。有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行气玉铭和释文,该器形呈12面体柱状,上刻篆书“行气”铭文45字,是研究中古代“行气”养生最早、最具体的实物资料。 ❼湖南省博物馆藏品。中有一宋朝(960~1279)时的龟咽鹤息气功纹铜镜,铜镜图案左侧为一直立拱手遥望着远处飞鹤的仙人,景松林中有一正摇头伸颈作吐气状的龟。这是一幅典型的“龟咽鹤息”式气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