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北京体育大学 |
内容 | 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Tiyu Daxue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体育大学,全国重点院校之一。创建于1953年11月,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改为北京体育大学。学校位于北京西郊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拥有12个部委级重点学科、6个研究中心;3个专业17个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4个专业近20个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7个本科专业,是中国体育学科、专业较为齐全,硕士、博士点最多的高等体育学府。大学有教师和研究人员470多人,其中教授、研究员4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35人,博士导师25人,硕士导师70多人,国际裁判28人,国家裁判150人。另外还有聘请的客座教授38人。北京体育大学拥有教学、科研、训练实验室26个,其中人体运动科学研究方面有5个重点实验室。学校拥有不同运动项目的15个室内训练馆,68块室外运动场,其中北京体育大学体育馆可容纳3000名观众,能适应篮球、排球、网球、体操、武术等项目的训练、比赛要求,曾成功的举办了第11届亚运会的拳击比赛。学校还设有电化教育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校图书馆馆藏图书文献达43万册。校出版社累计出版新书1300种。2000年北京体育大学有各类在校学生5000多人,其中本科生2184人、研究生235人、专科生51人,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173人,成人教育学生2002人,中专生450人。自1980年以来,学校培养了国际运动健将36人、运动健将247人。在全国正式比赛中获冠军375人次、在世界大赛中获冠军21人次、亚洲大赛中获冠军33人次,曾有9人次刷新亚洲纪录。北京体育大学自建校以来共培养了各类毕业生20000余名。北京体育大学具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优势。1982年以来,承担委管课题100多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42项,部委级科技奖励近百项;主办的《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和《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为全国体育科技核心期刊;在奥科会等重大学术会上宣讲了许多有影响的学术论文;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分会、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和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挂靠在该校。在1997年第5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中,北京体育大学入选科研论文占大会入选论文总数的13%,是入选论文数量最多的单位,其中8篇被评为优秀论文,占大会优秀论文的21.7%。北京体育大学已同美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韩国、越南等12个国家的18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关系,同日本静冈市体育协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在北京体育大学建立了东亚地区发展中心。学校先后为60多个国家培养了近2000名留学生、8000余名短期进修生。从70年代末开始,每年世界各地到学校访问交流的宾客有2000多人次。
|
分类 | 体育 |
随便看 |
|
体育网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锻炼、看球、热身等体育百科常识,帮助用户化解看球及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