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Huizu中国56个民族之一。人口861万(1990)。主要聚居在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及青海门源、民和、大通、化隆等回族自治县,余者散居全国各地。回族通用汉语和汉文。由于恪守伊斯兰教的缘故,保留了不少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回族传统体育活动有木球、绊跤、掼牛、回族武术、打铆球、打抛俩、打梭儿、墙球、洒蛋蛋、打石头、踢毛毽、拔河、打权杨、对棍、顺风扯旗、掷子、方棋、攉杆、跳格、打砖、弹腿、滑冰车、斗鸡、赶老牛、护身拳、通备拳、八极拳、阴把枪、环子捶、回民七势、十三太宝气功、花式跳绳等。 ❶木球。球形为长圆柱体,由板柄和板头两部分组成。该运动是由回族青少年放牧时“打篮子”、“赶毛球”等活动演变而来。木球比赛近似曲棍球和冰球,需要个人技巧与集体配合。在1982年第2届和1991年第4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被列为表演项目。 ❷掼牛。亦称“斗牛”。源于回族民间生活中的宰牛,即徒手将牛掼倒捆住。流行于宁夏、甘肃、河南、河北等地。 ❸回民七势。七势即劈势、抹手势、旱游船势、辘轳转势、兽头势、夜行犁势、插花势。拳术布局开阔,套路多走直线,器械多打四门。 ❹花式跳绳。绳长10~13米,2人各执一端。花式有拾棉花、腰里串、纺车转、青蛙式、旱地拔葱等。 
回族打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