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外工作yuanwai gongzuo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深刻理解贫穷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困难和需要。从50年代开始就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外派体育教练员和援建体育设施。 ❶援外体育教练员。体育教练员援外工作由前国家体委援外教练办公室负责(1988年该办公室改名为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1986年起国家体委对外派教练进行针对性培训。1957年中国首次向越南派遣3名教练员:足球教练员史万春、排球教练员钱家祥、武术教练顾留馨。80~90年代每年在国外执教的中国教练员多达200人次。到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共向113个国家派出了28个项目的2300多名教练员,执教于国外成年、青年和少年等各级别的国家队或地区、俱乐部队。执教体育项目主要有乒乓球、体操、篮球、游泳、跳水、排球、网球、射击、举重、羽毛球、击剑、自行车等。其中乒乓球项目共向80多个国家(包括法、德等发达国家)派出约500名乒乓球教练员。援外教练员在国外执教时间通常为1~2年,有的长达7~8年。国外执教时间最长的是在也门执教的乒乓球教练员何建民,执教时间长达12年。优秀援外体育教练员有1984年受聘于美国加州大学的排球教练员陆连康,被誉为“外国最佳教练员”,还担任了奥运会美国男排技术顾问。1985~1988年任教于葡萄牙波尔体操队的周广英,使该队在其全国比赛中获得男女全能冠军,并有1名男运动员首次获得第24届奥运会入场券。1988~1990年于巴基斯坦任教的排球教练员梁仕林,曾受该国体委表彰。排球教练员黄正华在厄瓜多尔执教期间,连续3年被评为该国最佳排球教练员。在埃及任教的排球教练员韩云波,使该队3次获得非洲冠军,他本人获得埃及青体部颁发的勋章。游泳教练员周同文使泰国队在第16届东南亚运动会上夺得8枚金牌。射击教练员马进才使马来西亚队在第16届东南亚运动会上获得2枚金牌、3枚银牌和7枚铜牌的好成绩。 ❷援建设施。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体育设施援建。1965年国家体委专门成立外援办公室。1966年为柬埔寨建成有1000个席位的体育馆和运动员宿舍。中国先后外派优秀工程技术人员3000多名。到1994年先后在非洲的冈比亚、贝宁、毛里塔尼亚,亚洲的巴基斯坦、缅甸,阿拉伯世界的埃及、约旦,还有南太平洋的塞舌尔群岛等共25个国家援建了19个体育场、14个体育馆、5个游泳池等共38项体育设施。在所有援外体育场馆中,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是在扎伊尔建设的可容纳8万人的体育场。最具代表性的是在太平洋岛国萨摩亚的阿皮亚公园内建设的体育场,不仅有可以容纳1000人的体育馆,四周还建有4个跑马场、4个足球场、3片软式网球场和5片网球场。 
中国援建贝宁体育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