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登山 |
内容 | 登山dengshan最具危险和挑战性的极限运动。现代登山运动起源于18世纪80年代的阿尔卑斯山区。中国是个多山国家。世界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帕米尔高原以及14座8000米以上高峰中的9座,都位于中国的边疆和边界线上。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峰在中国西部、西南和西北部星罗棋布。多山的地理环境,为中国登山运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登山运动。195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派出许竞等4人赴苏联学习登山技术,并登上了苏联境内(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海拔6773米的团结峰和6780米的十月峰,开创了中国登山项目的高度纪录和1次登上2座独立山峰的纪录。1956年中国登山队员先后登上了中国境内的太白山(3767米)、慕士塔格峰(7546米)、公格尔九别峰(7595米)、欧洲最高峰珥厄尔布鲁士峰(5633米)。1957年1支由中国登山家与科学家组成的科学登山队,攀登上横断山脉最高峰贡嘎山(7556米)。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征服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1964年中国登山队登上世界最后1座8000米以上处女峰——希夏邦马峰。1977年7月25、30日中国登山队分2批登上了新疆境内天山山脉最高峰——海拔7435米的托木尔风峰。1983年4月21日中国登山队登上了西藏境内喜马拉雅山脉海拔7043米的乃彭峰。1985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登上了西藏境内喜马拉雅山脉海拔7694米的纳木那尼峰。1986年中日联合登山队分2批登上了西藏境内海拔7543米的章子峰。1987年中日联合登山队分2批登上了西藏境内海拔7367米的拉布及康峰。1988年5月5日中美联合登山队登上了南极最高峰——海拔5140米的文森峰。1990年中国登山队登上了伊朗达马望德峰。1991年2月中日联合攀登梅里雪山时发生山难,17名登山队员(日方11人、中方6人)全部遇难。1992年5月中美联合登山队一行3人(中方2人),登上北美最高峰——海拔6194米的麦金利峰。1993年中国西藏登山队4名队员登上位于尼泊尔境内的世界第10高峰——海拔8091米的安纳普尔纳峰。1998年中国西藏登山探险队成功登上世界第4高峰——海拔8516米的洛子峰。 李致新、王勇峰在1999年登上大洋洲最高峰——查亚峰 1988年中国、日本、尼泊尔三国登山队联合双跨珠峰成功 登山队员征服海拔7000米高的北坳天险 1975年中国登山健儿正在攀登珠峰 1975年中国登山队再次从北坡登上珠峰 希夏邦马峰 位于东经85.7°、北纬28.3°。东南距珠穆朗玛峰120公里,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位于主脊线偏北10公里、呈东南西北走向的枯岗日山脉的东南部。希夏邦马峰海拔8012米,是世界上14座8000米级高峰中的最后一座,也是惟一1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山峰。希夏邦马峰由3个高程相近的姐妹峰组成,在主峰西北200米、400米处,分别有海拔8008米、7966米的2个峰尖。枯岗日山脉冰川和永久积雪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主要集中于希夏邦马峰周围。希夏邦马峰每年4~5月、10~11月期间内的一个月,连续2天以上的好天气一般可能出现2~3次,3天以上的好天气一般可能出现1~2次,相隔时间大约5~19天,是登山活动的好时期;1964年5月2日中国登山队许竞、张伎岩、王富洲、邬宗岳、陈三、索南多吉、程天亮、米马扎西、多吉、云登10人,首次登上顶峰。1981年新西兰高山俱乐部布鲁斯等9人,登上希夏邦马峰的摩拉门青峰。1982年日本京都大学登山队森本陆世等11人,登上了希夏邦马峰西北方向的岗彭庆峰(海拔7292米)。1980~1990年先后有17个国家的19个队,共计107人登上了这座山峰。 慕士塔格峰 位于东经75.1°、北纬38.5°。在新疆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的交界线上,是东帕米尔高原3座高峰之一,海拔7564米。山峰有4条主要的山脊: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东北山脊。山体为穹隆构造,主要由片麻岩、石英岩组成。峰顶浑圆,山峰上终年积雪,十余条冰川镶嵌在峰体下的峡谷中,当地人称为“冰山之父”。山峰西边坡势平缓,北边和东边险峻。该地气候干燥,在海拔7500米处,平均气温为-20℃,最低可达-30℃;最大风力9~11级,通常风力是7级左右。天气频繁变化是这一地区的一大特点。通常登山活动安排在6~8月。1947年英国人希普顿和犹尔曼第1次尝试登山而告失败。1956年中国和前苏联联合登山队31名队员首次登顶成功。 公格尔九别峰 位于东经75.1°、北纬38.6°。在西昆仑山脉西端的山脊线上,坐落在新疆阿克陶县境内。海拔7595米。是西昆仑山脉上的第1高峰。山峰呈金字塔形,峰体陡峭,平均坡度约45°,山峰有4条主要的山脊:北山脊、西山脊、南山脊、东山脊。山坡浮雪深厚,有高差达300米左右的雪崩区。公格尔九别峰是西昆仑山脉上的第2高峰,当地牧民称之为“公格尔九别”,语意为“白色的帽子”;也有人称它为“小公格尔”。其北坡是陡峻的峭壁,南坡是复杂的冰雪地。它也由4条主山脊形成主干:西北山脊、东山脊、西南山脊、北山脊。公格尔山地区山势险峻,海拔一般在7000米以上,现代雪线约为5900米,因而冰川规模与冰川地貌都很发达。延伸10公里的克拉牙依拉克冰川从公格尔和公格尔九别群峰腰间倾泻而下,冰雪厚度可达百米。该地区雪崩频繁。1983年5月末发生一次5.5级地震,引发了落差达1000~2000米的罕见雪崩。气候干燥,降水主要受高空西风带气流和极地冷湿气流相互作用的影响。在海拔7500米处,平均气温为-20℃,最低可达-30℃,最大风力9~11级,通常风力是7级左右。天气变化频繁。通常登山活动安排在6~8月。这一地区的登山活动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24年美国人新克兰菌曾对公格尔九别峰进行过考察。1956年中国与前苏联联合登山队首次登公格尔九别峰成功。1981年7月12日英国登山队鲍宁顿、鲍德曼、路丝、塔斯克4人首次登临公格尔山的极顶。 念青唐古拉山 位于东经90.6°、北纬30.4°。在西藏自治区当雄县境内。山脉屹立于西藏高原中部,自西向东约600公里,西接岗库卡耻,东南延伸与横断山脉的伯舒拉岭相接,中部略向北凸出,它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2条大水系的分水岭,同时将西藏自治区分为藏北、藏南、藏东南3大地域。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坐落在一道派生的山脉上,海拔7162米,地处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中部最为突兀的高峰集中区。“念青唐古拉”藏语意为“灵应草原神”。主峰顶部形似鹰嘴,多断岩峭壁,常年为冰雪覆盖。常有大规模的冰雪崩、滚石发生。主峰西北山麓是中国第2大咸水湖纳木错,意为“天湖”,海拔4716米,为世界上最高的湖。主峰南麓地热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少见的地热“博物馆”。建有中国最大的地热电站。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在300~400毫米之间。5~9月较适宜登山活动。念青唐古拉山脉地区是中国登山运动的摇篮,1959年冬中国登山队就曾在东峰附近进行冰雪攀登训练。日本东北大学从南坡沿西南支脊线转西北脊攀登了海拔7163米的主峰,并有3人登顶。1990年一支奥地利登山队登上了海拔7117米的中央峰。1992年北京大学登山队拉加才仁、李锐、吴海军成功地登上了海拔7117米的中央峰。 博格达峰 位于东经88.3°、北纬43.8°。地处新疆阜康县境内的准噶尔盆地和吐鲁蕃盆地的中间。海拔5445米。山脚下有著名风景游览胜地“天池”,是天山山脉东段的著名高峰。占地约22平方公里的博格达峰生物圈自然保护区,被纳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地网。博格达峰主要受西北高空气流的影响,山麓平地上干燥炎热;中、高山区湿润寒冷。年降水量不超过200毫米,峰区大风少。每年6~8月是登山活动的最佳时期。博格达峰山体陡峭,西坡与南坡坡度达70~80°,东北坡坡度稍缓。山峰顶部基岩裸露,岩石壁立;中部则为冰雪覆盖,常年不化;峰顶以下则为冰川陡谷,地势险要。主要有4条山脊:东北山脊、西南山脊、北山脊、东南山脊。由于数座山峰间距离较短,山体集中,登山周期不长,适宜小型登山队伍连续攀登。1980年以前就有英国和前苏联登山队前来攀登。1981年日本京都队11人开创登顶纪录。 贡嘎山 位于东经101.8°、北纬29.6°。坐落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在横断山系的大雪山中段,大渡河与雅碧江之间。贡嘎山山体南北长约6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其主峰海拔7556米,在四川省康定、泸定、石棉、九龙四县之间,是中国四川省境内第1高峰,藏语意为“最高的雪山”。贡嘎山地区地质构造活动频繁,产生了许多褶皱和断裂。随着山体的抬升,河流东、西2坡形成高差近5000米的峡谷。贡嘎山主峰有4条主山脊:西北山脊、东北山脊、西南山脊、东南山脊。这里坡壁陡峭,岩石裸露,坡度多大于70°。贡嘎山地区又是横断山系中高峰集中区,山区约有冰川45条,面积达290平方公里,主要以山谷冰川为主,悬冰川和冰斗冰川也有分布,长度达10公里以上的冰川有5条,最长的海螺沟冰川,是中国著名的冰川公园。由于气候的影响,贡嘎山冰川活动剧烈,冰川末端最低伸到海拔2600米处。在雪线以下,山谷和山坡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森林中有珍稀植物40余种,有1000余种高山动物和森林动物。1878年奥地利人劳策最先进入山区考察。20世纪30年代初,瑞士人洛克·海姆也曾进山考察。1935年由美国队首登成功。1957年6月13日中华全国总工会登山队(中国登山队的前身)由队长史占春率领师秀、刘连满、刘大义、彭仲穆、国德存组队,6人登上了主峰。 各拉丹冬峰 位于东经91°、北纬33.5°。在唐古拉山中段,青海省西南部青藏边境。海拔6621米。在第三纪时期,这里是古地中海的边缘,后来地面开始强烈上升,到第四纪晚期(约1.5万年前)形成了现在的格局。各拉丹冬地区地质构造异常复杂,冰川活动频繁,切割破碎,地形条件恶劣。该地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仅200毫米,在5000米以上高处存在着强大的局部环流,使降水量高出山下几百毫米,常常雪、雹、霜铺天覆地。年均气温为-5℃,其中6~8月气温最高,达20℃。海拔5000米以上处常年低温,最冷时低达-30℃以下。1985年日本京都大学学术登山队攀登各拉丹冬峰,有6人登顶成功。1986年中美联合长江科学考察漂流队到达姜古迪如冰川,并竖立了“长江源头”石碑。1991年清华大学登山队试图征服该峰,未成功。1994年北京大学飘柔登山队,一行15人,其中有11人成功登上各拉丹冬顶峰,成为第1支登上长江源之巅峰的中国队。 阿尼玛卿山 位于东经99.4°、北纬34.8°。坐落在青海省东南部,山脉延伸至甘肃省南部边境,为东昆仑山中支的最东段,山势呈西北东南走向。山脉长约28公里,宽约10公里。阿尼玛卿山是黄河源头最大的山。主峰玛卿岗日海拔6282米,山上冰雪连绵、终年不化。拥有4条3~7公里长的冰川,发育了西科曲、东科曲、切木曲、曲什安、格曲5条溪流,是黄河的重要水源。属大陆性气候,天气变化无常,全年以西北风和东北风最盛,西风也较多。海拔4700米处最大风速可达40米/秒。4月底~6月初,或9~10月为登山最佳时机。1960年北京地质学院11人登上阿尼玛卿3峰,阿尼玛卿逐渐被人认知。1981年5月日本新泻上越登山队8人沿东南山脊登上主峰——玛卿岗日。1994年7~8月北京青年登山队攀登阿尼玛卿峰,因天气原因,在登顶后下撤途中队长汪晓征遇难。1996年8月1 日北京大学登山队5人登上阿尼玛卿峰。 |
分类 | 体育 |
随便看 |
|
体育网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锻炼、看球、热身等体育百科常识,帮助用户化解看球及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