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Weiwu’erzu中国56个民族之一。人口720.7万(1990)。主要聚居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散居在中国湖南省桃源、常德等地区。维吾尔族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维吾尔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维吾尔族舞蹈形式分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民间舞蹈有顶碗舞、盘子舞、手鼓舞、铁环舞等。传统的娱乐方式麦西热莆是歌舞和民间游戏的组合。维吾尔族传统体育活动有且里西、达瓦孜(高空走绳)、沙哈尔地(空中转轮)、荡秋千、跳压板、维族赛马、维族马术、维吾尔射箭、帕卜孜、打嘎儿、奥都卡尔、顶瓜竞走、抢花帽等。 ❶且里西(维吾尔族式摔跤)。比赛时双方运动员必须抓好对方腰带,双手均不得离开对方的腰带去抓握其他部位。参赛者用扛、勾、绊等动作将对方摔倒(肩胛骨着地,侧身着地或臀着地)即胜。 ❷达瓦孜。综合性的立体体育表演艺术,又名高空走绳,古称“走软索”、“绳技”、“踏索”等。整个表演由地面运动、空中索上运动、杠上运动和艺术表演等内容组成。达瓦孜表演对场地和器械有一定要求。表演者手持3米多长的横杆,用以保持身体平衡,在新疆民族鼓乐的伴奏下,直通高杆的顶端。在行进中,要做各种表演,时而侧身、时而倒退,并可以表演高空坠入、踩碟走绳等惊险动作。 ❸沙哈尔地(空中转轮)。在每年春秋季节和婚庆时举行,常与叼羊游戏同时进行。沙哈尔地的空中转轮由主轴(高15~16米)、木轮、轮杆以绳索连结而成。主轴垂直竖立于地面,木轮与套于主轴底部,以索相连,推动轮杆可带动木轮旋转,木轮两侧各系有2根长绳,供游玩者牵附。游玩时,8人推动轮杆使木轮转动,带动绳端2人旋转。木轮旋转越快,人飞得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