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zhiyehua中国体育职业化开始于1993年进行的足球产业化、职业化试点。随后中国的排球、篮球、乒乓球、网球、围棋等都实行了“职业化”。和“职业化”同时进行的还有各项目主客场制职业联赛。中国现有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的职业联赛。 ❶足球职业化。1992年中国足球协会在冬训期间组织了第1次“中国足球俱乐部锦标赛”。1993年初四川省成立了全国首家股份制足球俱乐部;同年,中国足协出台了《职业委员会章程》《职业俱乐部的基本条件》等几个文件的草案。但中国足球职业化真正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球员的转会制度。转会制度指运动员在2个或2个以上俱乐部之间的流动。运动员所有权转让为永久性转会,经双方俱乐部协商定期借用运动员的为临时转会。中国足协规定国内球员转会制度为1年1度,包括对培养年轻球员的俱乐部予以补偿,球员最短效力合同为1年以及1名球员1年赛季之内只能转会1次等规定。1994年4月“万宝路”杯全国足球甲级联赛的正式揭幕,标志着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全面推开。在职业联赛建立以后,中国足球协会颁布了《中国足球协会运动员身份及转会规定》。1998年中国足协注册的运动员达3万多人。 ❷其他体育项目职业化。1995年2月5日全国男篮甲级联赛开赛,采用主客场和跨年度的新赛季制;同年,乒乓球俱乐部职业联赛开始举行,实行行政隶属关系与俱乐部体制并行的“双轨制”。1996年12月21日首次实行主客场的全国排球联赛开赛。网球、围棋、自行车、拳击等也先后开始组建俱乐部,有的也开始举行主客场制的全国联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