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Miaozu中国56个民族之一。人口738.36万(1990)。主要聚居在中国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四川涪陵宜宾地区、广西柳州地区的融水苗族自治县及百色地区、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苗族语系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川黔滇3种方言。1956年创制拼音文字。苗族少年间喜欢玩手打毽子。每年春节期间举行单打和双打比赛。苗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武术、骑艺、苗刀、苗棍、斗牛、斗马、转秋千、打角、拔鼓、拉鼓、上刀梯、芦笙刀、布球、打花棍、打草蛇、赛龙舟、接龙舞、舞狮、互蹬比赛、扭扁担、梭扁担、狗撵鹿子、跳鼓、跳棍、登山、赛马、射箭、射弩、踩鼓、游方、打手毽、舞龙、舞吉保及体育性舞蹈。 ❶武术。苗族有隆重的武术表演,表演时多有芦笙助兴。苗族武术流派众多。安顺、镇宁等地的苗族花拳系根据跳芦笙、跳花步舞、斗牛等动作揉合创作,套路较多,其中的舞蹈动作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❷打花棍。参加者多为女性,表演时由8人分4组对打,在棍与棍、棍与地间做有节奏的碰击。其攻守进退,均有章法。 ❸打手毽。是在扔接稻秧的系列动作启发下产生的,其技法以踢、触为主,可用头、脚及身体接毽,但不能用手臂触毽。 ❹舞吉保。分徒手、器械2项。徒手有粘功、策手、点穴、花拳和示礼5个方面;器械有棍术、锏与棒棒烟、钩钩刀、连架棒、竹条镖及刀、剑、矛、鞭等。手法上以防为主,防中有攻,讲究在多变中出奇制胜。舞吉保拳型古老、兵器原始、注重桩功、动作严密、活动面小,拳形受南拳影响很大。 
苗族打花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