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Zangzu中国56个民族之一。人口459.3万(1990)。主要分布在约占全国总面积1/4的青藏高原上,在行政区上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等。藏族与汉、蒙古、回、土、撒拉、羌、门巴、珞巴等民族杂居。藏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为卫藏、康和安3种方言。藏文的创制及使用始于公元7世纪。藏族的舞蹈“果谐”(圆圈舞)取材于秋收打场时的劳作形式和节奏;“堆谐”起源于阿里及后藏,后传入拉萨,被称为“拉萨踢踏舞”;“热巴舞”(铃鼓舞)、“果卓”(锅庄)在四川、云南藏区比较流行;“囊玛谐”意为室内歌舞,配以六弦琴、横笛、扬琴、京胡等乐器伴奏;“腰鼓舞”流传于山南、拉萨一带。藏族的民族体育活动主要有抱石头、登山、藏族赛马、藏族摔跤、藏族马术、跑马打枪、骑马点火枪、赛耗牛、藏族射箭、尼格尔、吉布杰曾、和尚棋、甲波得雪、加哲、大象拔河、朵加、举皮袋、赶喽喽、吉韧、娃郎得、击球、俄尔多、打牛角、套圈、跳高、跳绳、风筝、蹬棍、碧秀、赛跑、跳远、游泳、武术、坠绳、藏棋和狩猎。 ❶抱石头。多在喜庆日子及集会时举行。比赛前,将重100~150公斤的圆形石头抹上酥油,使之滑腻不易抱住。参赛者将石头捧起,从腋下移至背上,然后按规定范围抱石头行走,走1圈者为胜。另有将石头向前或从肩部向后抛的比赛方法,以抛得最远者为胜。 ❷登山。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对高海拔、低气压环境适应性极强,善于登山。在中国两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12名队员中,有9名为藏族运动员。 ❸藏族赛马。牧区赛马多在初夏举行,以大旗为号,赛程在5000米以内。分走马和跑马2种。走马比赛难度较大,比赛一看马型、二看步态、三看骑手的技术。赛马迎亲是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地区招婿上门的藏俗。 ❹藏族马术。藏族赛马会上都会有马术表演。马术即在飞奔的马背上完成各种动作。包括飞马拾物、蹬里藏身、奔马射击或射箭、飞马跨障等。 ❺跳绳。分单人跳、双人跳、集体跳、男女混合跳等方式。花式分双脚跳、单脚跳、原地翻跟头、跑动翻跟头、单手翻等,伴有捡石头、拜年鞠躬等动作。 
藏族碧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