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向前大回环“振浪” |
内容 | 向前大回环“振浪”单杠摆动技术的一种,指人体在绕杠轴运动过程中,利用脊柱和髋关节的解剖功能,做有节奏的屈伸。由于活动时人体的外形很像“鞭打”,故也称“鞭打式摆动”,在单杠项目中较为常见。又因常和大回环连接进行,故又称“大回环振浪”。按人体活动的形式,向前大回环振浪则表现为伸一屈一伸。它是一个重要的摆动技术。在做“高腾越”、“高跳下”动作时,对增大撒手瞬间人体总重心腾起初速度有积极作用。技术要点:振浪前的大回环必须加速,主要表现在利用动能阶段,通过减小肩角和髋角(双臂压杠和含胸提腰),并保持的时间要长一些。这样对减小重力矩,增大上摆的角速度有积极作用。当肩轴上至杠上垂面时,立即用力向前上方打腿,随即脚面下压,两臂顶杠,以稍后屈姿势摆至杠前水平面。继而脚面加速下伸,加快下摆角速度,随即突然放松肩带,依次做低头、含胸、圆背、提腰的波浪形动作向下“沉肩”。当人体保持一定髋角经杠下垂面继续上摆时,顺势向后上方撩腿,肩带放松,低头留肩。上述乃是“振浪”动作的技术共性。但在运动实践中由于下面连接动作不同(诸如接做腾越,接做空翻再握,接做空翻下等),振浪技术表现在下摆时身体后屈的多少,“沉肩”迟早、撩腿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撒手和上体动作的方向和幅度等等都会有其差异。这些技术上的个性,将结合具体动作进行阐明。开始学习应多做“蝶泳”的陆上模仿练习。然后,可在海绵坑的单杠上直接练习,着重体会下摆阶段躯干的波浪形运动向下“沉肩”和上摆阶段的“高撩腿、晚起肩”的技术要领。 |
分类 | 体操-基本体操-向前大回环“振浪” |
随便看 |
|
体育网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锻炼、看球、热身等体育百科常识,帮助用户化解看球及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