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李宁2 |
内容 | 李宁2系高难度动作之一。术语又称为支撑后翻后悬垂前摆上。是中国著名运动员李宁第一次在世界大赛中使用,国际体联于1985年以李宁的名字命名。1993年规则定为D组高难度动作。此动作是从单杠正吊臂动作移植到吊环上来的,最早学习这一动作的是江苏省体操运动员张晶,他于1982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体操锦标赛中首先创造这一动作,为中国体操运动员掌握和发展此动作创造了条件。1983年6月李宁在上海全国体操锦标赛上也完成了这一动作,同年10月在布达佩斯举行的第2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正式将此动作用于世界大赛,并获吊环满分。此后,李宁又在世界大赛中完成了悬垂前摆后翻后悬垂前摆上(即“李宁1”),使吊环的吊臂摆动技术获得新的发展。“李宁2”动作是由支撑前摆后翻成后悬垂和后悬垂前摆上两部分动作组成。前部分注意不要过早倒肩,后部分尽量远伸腿,成后悬垂。后悬垂前摆时,肩髋尽量拉开,吊臂沉肩,迅速前摆振浪,后部分在向上兜腿时稍屈髋,两臂侧分压环,使身体上成支撑。练习时除了先在低环练习后到高环练习外,也可将动作分解成前后两部分学习,最后进行完整练习。规则上规定李宁1+李宁2称捷式大回环,定为C+D的难度。 |
分类 | 体操-基本体操-李宁2 |
随便看 |
|
体育网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锻炼、看球、热身等体育百科常识,帮助用户化解看球及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