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据各类记载,历史上至少有三个张三丰(峰)。其一是北宋末的张三峰,据传曾留传内家拳法。其二是元末的张三峰,又号“三峰子”,善书画,工诗词。其三是明代初年明成祖派胡滢四处搜寻的张三丰,其事迹见《明史·方伎传》。这三个张三丰(峰)的事迹均有待于深入考究, 目前尚难结论。张三丰被尊为内家拳之创始人,首见于清初黄宗羲所撰《王征南墓志铭》,该《铭》称:“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搏于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武大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三峰之术,流传于陕西,而王宗最著。温州陈州同从王宗受之,以此教其乡人,由是流传温州。嘉靖间,张松溪为最著。”根据黄宗羲这一说法,以及黄宗羲之子黄百家与此大略相同的说法(《王征南传》、《内家拳法》),后世武术界遂逐渐出现外家为少林,内家为武当的说法;至清末民初,又产生了太极拳属内家的说法;近年来,又出现不少以内家或武当命名的拳派拳种。关于以中国武术为内、外两家的分类方法是否确有道理的问题,张三丰其人的真实性、存世年代、是否创编内家拳的问题,以及中国武术史上到底有没有个自成体系的武当拳派的问题等,自三十年代唐豪的《少林武当考》问世以来,至今争议犹存,莫衷一是。参见“内家拳”等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