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科学研究体操是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是一个开展比较广泛、运动技术水平较高的运动项目。体操科学研究是以体操运动对提高人体健康水平、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以及教学训练理论原理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工作。 欧洲一些体操先进国家,从本世纪初就开始了体操科学研究。前苏联早在30年代就对体操科学和教学法原理进行了研究。40年代他们对体操动作的结构和技术、体操运动训练原理、体操动作的教学、身体训练和体操术语等问题都展开了研究。50~60年代,前苏联的研究工作开始涉及到体操各单项的教学和训练方法,同时对形成动力定型和运动技能,对体操动作的生物力学原理都进行了探讨。这一时期他们还提出了体操动作新分类法,使体操动作分类理论得到了发展。同时,他们对少年训练及选材问题也开始了广泛地研究。前苏联拥有像乌克兰、施列明、布雷金、奥尔洛夫、斯玛列夫斯基及加维尔多夫斯基等一批知名学者,对当代体操科学研究曾做出许多贡献。 前民主德国体操科学研究也起步较早,50年代初期他们就对体操动作技术进行了定量分析。到60年代初,他们对体操运动技能的发展和体操运动节奏的结构问题进行了研究,其成果达到了较高水平。 近十几年来,随着体操技术和竞赛的发展,体操科学研究在日本、美国等许多国家都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了。美国体操科学研究的重点是运动技能学和生物力学问题,日本是60年代末才开始重视体操科学研究。 我国从50年代末开始进行体操科学研究,它对推动我国体操的普及与提高都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70年代以来,国内外体操科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密切联系体操训练实际,为迅速提高运动成绩服务。世界体操强国都十分重视采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并注意引进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以解决体操运动中的各种问题。体操科学研究涉及的问题很多,内容也很广泛。其主要方面有: 1.体操运动技术的研究:通过技术分析提高难度动作质量,探索技术规律,探索新技术和新风格,预见或创造新动作等。 2.体操运动技能教学过程的研究:揭示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性,评价在运动技能形成的各阶段各种教学方法、手段的效果,消除错误动作的方法以及不同性别、年龄等级运动员教学过程的特点等。 3.体操训练规律的研究:不同性别、年龄等级运动员技术训练、身体训练、心理训练的内容和方法,训练的不同时期最适宜的训练负荷以及体操全能各项训练对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心脏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训练的不同时期恢复手段的研究等。 4.体操运动员选材的研究:分析对提高体操运动成绩有关的因素,研究世界上最优秀的体操运动员应具备的条件及对选材的一般理论原理进行探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