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体育百科  体育词典  卡路里查询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体育知识:

 

标题 曹竹斋
内容

曹竹斋

(?—1810)清代著名拳家。以字行,佚其名,福建人。老年贫困,卖卦于扬州。拳术高明,当时江淮间勇健者,往往不能当其一拳,故有“曹一拳”之称。扬州恶少以重金求学拳,竹斋拒不接纳,人怪而问竹斋,竹斋说:“这都是些无赖之辈,我不能助纣为虐。”竹斋认为,拳棒是先民舞蹈的遗存,后君子习之,首先是为了调血脉,养寿命,其次是可以御侮。有人一定凌暴于我,我可以自卫;如仗恃拳勇而欺侮人,必然会自取失败。无赖之徒,血会浮在上面,脚跟是虚的,可以借其奔赴之势使其应手而仆。人一身只有两拳,拳大不过数寸,既不足以卫五尺之躯,更不足以防四面之敌。主要在于涵养我的正气;使之周通我身,对方拳脚接近我身时,我拳也就到了他最接近我的部位。对方以虚嚣之气攻我静定之气,他的失败是必不可免的。因此,大凡精通拳术的人总有两个特征:一是精神贯注而腹背干滑如同腊肉;二是体质健捷而额颅丰润。这是因为血脉流畅,应乎自然,内充实而外和平,所以能够做到“犯而不校”。竹斋关于拳术的理论,受到清代著名书法家包世臣(字慎伯。安徽泾县人。1775—1855)的推崇,认为竹斋拳理与书理相通,足资书家借鉴。竹斋于嘉庆十五年(1810)死于扬州,死时年已八十多。

分类 武术-人物-人物 古代—现代-曹竹斋
随便看

 

体育网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锻炼、看球、热身等体育百科常识,帮助用户化解看球及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oscf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7 12:48:30